今日,適逢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85周年紀念日,為銘記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學校舉行“愛國奮斗、追求卓越”2019—2020學年度獎學金頒獎禮。校黨委書記成洪波,副校長李忠紅、楊敏林,企業代表,校友代表,校內相關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出席本次頒獎典禮。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賴日輝主持。
今年獎學金頒獎禮首次以線下參與,線上直播的方式開展。活動旨在鼓勵品學兼優、奮勇拼搏的莞工學子,在全校形成勇攀高峰、不斷創新的氛圍,激勵全校學生潛心向學,不斷超越自身,成為未來國家與社會的棟梁之才,成為無愧于時代的莞工人。

表彰先進 鼓勵進取
今年,學校共5803人次獲得各類優等生榮譽及社會獎學金,有37個班級獲得先進班集體;發放各類獎學金約1089萬元。其中共有35名本科生和4名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學金。成洪波、李忠紅、楊敏林及企業代表為榮獲各類獎學金、榮譽稱號的代表和團隊頒發榮譽證書。





現場邀請了五位同學上臺分享自己的獲獎感受,一年來他們或在學業、或在競賽等方面取得佳績。2019級電子工程與智能化學院團支書范乾烜作為優秀班集體代表發言。他表示,過去的一年全班同學團結向上、奮勇創新、榮獲佳績,“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他認為只有把班集體當成自己的家,才能讓集體主義成為班級班風健康成長的力量之源。
獲得楊振寧獎學金的教育學院(師范學院)2018級學生陳銘,他所參與“HI研學”創新創業項目屢獲佳績。陳銘認為要將創業夢圓在愛國主義教育的大道上,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用研學的方式讓粵港澳青少年感受有溫度的紅色文化教育。獲得2020年國家獎學金的法律與社會工作學院(知識產權學院)2017級學生梁富欣表示,這個榮譽是對自己過去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的鞭策。
李小瑤助學金獲得者、網絡空間安全學院2018級學生林芬特別感謝在國家資助政策和社會企業的幫助下,讓她能有充足的時間和信心投入到學習工作中。她將感恩銘記于心,報之以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活動,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回報社會。研究生學業獎獲得者2019級生態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周瑞濤表示,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的時代下,青年人更應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勇于創新,在自己的領域內取得長足的進步,為社會、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成洪波指出,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同學們要主動思考歷史所賦予的重任、時代交予的責任。同時,他對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自信有為。要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增強道路自信。我們即將踏入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掀開“十四五”新篇章,各級黨委和政府對學校寄予厚望,社會企業、各界人士對學校鼎力支持,要敢懷暢想對未來有所寄托,共同努力創造美好明天。二是要自強善為。要弘揚和踐行楊振寧與陳省身兩位科學巨匠對科學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認識到大家正處在一個加速向上發展學校,要用好用足學校所給予的有利環境和優良條件,使自己能更好地為國家、為人民效力。三是要自立敢為。學校與師生共生共榮,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同學們要通過不斷努力、接續奮斗,把“愛國奮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更好地升華,讓身邊更多的人起而行之,共同來付諸于行動。

東莞市得利鐘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偉浩作為企業代表發言。他表示,設立“得利鐘表獎學金”是為了大力支持社會教育事業,為社會人才培養作出貢獻,更是為莞工的建設提供助力。12月8日,得利鐘表有限公司與東莞理工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得利鐘表學院。梁偉浩希望得利鐘表學院能成為行業人才培養的標桿產業學院,為業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和“工匠型”專業鐘表人才。

在頒獎禮上,他們有話說
在會議中心中庭舉辦的獎學金頒獎禮上,聆聽了楊振寧和陳省身的故事,2019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陶鈺瑩感受頗深。今年獲得廣東光大獎學金的她表示,獲獎是對過去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激勵,當下獲得的榮譽會激勵她在未來不斷進取,爭取獲得更好的成績。
獎學金頒獎禮,不僅是對個人的表彰,更是通過榜樣的力量去激勵莞工學子,追求卓越,勇攀高峰。2018級化學工程與能源技術學院的梁惠琳聆聽完朋輩的分享后,備受鼓舞,“看到那么多優秀的同齡人,我深受觸動,雖然獲得了社會獎學金,但是在實踐領域、學習方面自身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人外有人,我也將貫徹‘愛國奮斗、追求卓越’的莞工精神,未來爭取獲得國家獎學金。”
文學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張艷紅,是2019級廣播電視學卓越新聞班的班主任,今年她所帶的班級獲得了優秀班集體的榮譽。“對于同學來說這是一個意料之外的榮譽,而對我來說卻是他們班風建設的成果。學院緊抓班級風氣,學生自律配合發揮團隊精神,今天的莊重儀式可以激勵他們繼續保持這種精氣神,共同成長,在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